免疫系统“认错人”?警惕这种顽固肿块!
——辗转求医半年终解谜,疑难罕见病早诊早治是关键
患者谭大伯,半年来深受右侧颈部无痛性包块困扰,还伴随咽干、右眼视物模糊、心悸头晕等多种不适症状。他辗转成都多家三甲医院,接受了影像学、血液检测等多项检查,病因却始终成谜。“脖子像被勒住,日夜难受焦虑”,生活质量严重下降。后来,他来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(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),经中医(风湿)科会诊,通过关键的血液检测显示IgG4 2.78g/L(显著升高)和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(病理确诊),谜团终于揭开——他患的是IgG4相关性疾病(IgG4-RD)。
这是一种免疫系统“误伤”自身组织的罕见病。明确诊断后,医生为他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,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霉酚酸酯治疗,1周内颈部包块缩小>50%,2周后咽干、颈部紧箍感基本消失,视物模糊及心悸改善。患者感慨万分:“半年的痛苦折磨,终于在中医(风湿)科找到了答案!”
专家健康科普
肖明伦 中医(风湿)科副主任
IgG4相关性疾病:免疫系统的“误伤”与“伪装”
身体不同部位莫名肿大、变硬,有时像肿瘤却并非癌症,症状分散又容易误诊,这就是IgG4相关性疾病(IgG4-RD),一种相对罕见但逐渐被认识的慢性炎症性疾病。
一、核心问题:免疫系统“打错人”了!
我们体内有一类抗体叫“免疫球蛋白G”(IgG),它有4个亚型(IgG1-4)。在IgG4-RD患者体内,一种特殊的免疫细胞(浆细胞)产生了过多的IgG4抗体。
这些过量的IgG4抗体,连同它们召唤来的其他免疫细胞,错误地攻击了自身的健康组织,导致这些组织发生慢性炎症、肿胀(形成肿块或包块)和纤维化(像疤痕一样变硬)。
二、疾病特点:狡猾的“多面手”
1.“多器官攻击”:它很少只盯住一个地方。常见受累器官包括:
胰腺(自身免疫性胰腺炎,可腹痛、黄疸);
泪腺、唾液腺(导致无痛性眼肿、脸肿、口干眼干);
胆管(黄疸、皮肤瘙痒);淋巴结(无痛性肿大);
腹膜后组织(腰痛、肾积水);
甲状腺、肺、肾脏、主动脉等也可能被波及。
2.“无痛性肿块”:这是非常典型的表现!比如颈部、颌下、眼周的硬肿块,通常不红、不热、不痛,但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起不适(如咽干、视物模糊)。
3.“症状拼图”:患者可能同时或先后出现看似不相关的症状,例如:
脖子长了包块(淋巴结肿大);
眼睛干涩或视物模糊(泪腺受累);
皮肤发黄、瘙痒(胆管阻塞);
腰背痛(腹膜后纤维化);
甚至轻微心悸、头晕(可能血管或甲状腺受累)。
这些症状分散在不同科室就诊,容易漏诊。
三、为什么诊断困难?
1.“伪装大师”:它在影像学检查(CT、MRI)上常常表现得像癌症或普通炎症。
2.“血清学陷阱”:虽然大部分患者血中IgG4水平会显著升高(重要的筛查线索),但约30%的患者可能正常!所以,仅凭血液检查无法确诊,也不能排除。
3.“金标准”不可替代:确诊必须依靠病理活检!医生需要从病变组织(如肿大的淋巴结或腺体)中取样,在显微镜下看到:大量IgG4阳性的浆细胞浸润(通常计数>10个/高倍视野)、特征性的席纹状纤维化(像编织物一样的疤痕)以及闭塞性静脉炎(小血管发炎堵塞)。
四、温馨提醒:
如果出现无痛性的、逐渐增大的肿块(尤其在头颈部、眼周、颌下),同时伴有其他看似无关的身体不适(如口干眼干、黄疸、莫名腰痛等),请提高警惕!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的风湿免疫科就诊,并主动告知医生所有症状。医生会综合评估,必要时进行关键的病理活检来明确诊断。请记住,IgG4-RD并非癌症,但早发现、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是恢复健康生活的关键!
五、风湿病主要临床表现
1.非外伤所致关节疼痛、关节肿胀、关节变形,晨起活动僵硬。
2.腰背痛、单侧或者交替性臀区疼痛。
3.疲倦或消瘦,颧部红斑、皮下出血、皮肤结节、结节性红斑,光过敏、脱发,硬指。
4.原因不明手指/足趾发绀,手指/足趾缺血坏死,皮肤、生殖器、口腔粘膜溃疡。
5.口眼干燥,不明原因的眼睑水肿,反复眼充血,反复流涕,不明原因鼻子塌陷,反复耳鸣、外耳红、痛、原因不明的腮腺肿大。
6.反复牙齿片状脱落。
7.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、浮肿,小便泡沫增多、夜尿增多、少尿。
8.不明原因的腹痛、腹泻、黄疸,经消化科正规治疗无效的反流性食道炎及消化道溃疡。
9.异常骨痛,肌肉疼痛、肌无力,肢体麻木、感觉异常。
10.习惯性流产、反复病态妊娠。
11.反复血栓栓塞性疾病。
12.不明原因的血管炎症(血管瘤,血管狭窄)。
13.不明原因的心脏瓣膜损伤。
14.反复低钾血症等。
投稿:中医(风湿)科 周亮
编辑:宣传科
美编:宣传科
初审:中医(风湿)科、宣传科
审核:朱渝